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层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目前学界对于档案管理的研究偏重于宽泛的理论探讨和信息技术推广,对于档案管理的制度方面却缺少相应的研究。文章从当前基层档案管理的实际出发,探讨基层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文涛  黄继东 《前沿》2012,(14):171-172
西汉初年,形成了军功受益集团,河东地区不是秦末战争的主要地区,很少有河东人出现在这个集团中,因此西汉中央政治舞台中,河东人并不多见.文帝、景帝以及武帝时期,军吏和法吏受到重用,河东人迅速活跃在中央政治舞台.元帝之后,儒吏受到重用,但这一时期河东人又在中央政治舞台上消失,表明当时河东文化与国家文化政策不一致,河东文化经历了痛苦而又漫长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作家。20世纪80年代初汪曾祺以《受戒》复出文坛,他的短篇小说创作追求“散文化”、“诗化”风格,他的小说体现了一种诗性精神,具体表现为用诗性语言营造诗意的氛围,并融入了作者诗意的人生审美态度。汪曾祺小说中的诗性精神主要体现在诗性语言,散文化的结构和抒情的风俗画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汪曾祺小说在诗情画意的中和之美中对笔下人物采取了诗性的关注态度,这就确定了汪曾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5.
贺宝玉  刘自强 《前沿》2013,(8):31-33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高校的跨越式发展,高校的腐败无论在范围上还是数量上都呈急剧攀升之势。究其原因在于调整与规范高校权力结构与运行的法律以及建立在其上的机制相对滞后,权力主要集中于党政"一把手"之中,纪委的检查、监督职能被严重弱化,无力也无权监督。得益于"三权分立"思想的启示和社会分工制衡的优点,中央提出"权力三分"理念,强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协调与制约,是科学的权力配置和分工原则。在高校反腐面临严峻形势的今天,依据"权力三分"理论制定新的法律、构建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强化纪委的监督职能,是遏止高校腐败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悬赏广告纠纷日益增多。我国法律对悬赏广告未作规定,审判人员对其性质的认识也存在分歧,有厘清之必要。本文在对悬赏广告进行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悬赏广告在性质上应为契约行为。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于是在1903年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简称《章程》),分析其历史背景,有经济原因,有张之洞的思想影响,康有为的思想影响以及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章程》从一定意义上催生了第一批学前教育机构和最早的师资培训机构,并且为女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贺宝玉 《前沿》2013,(16):47-48
孔子的死亡观中蕴含着避死与义死的两面。避死主要体现在他对鬼神、天命及人生的认识之中,避死形成中国人畏难求易、现实感性的一面。而义死则是孔子把死亡的道德价值、社会价值置于生命价值之上,为了道义、正义及民族大义而毅然挺身而出,甚至献出生命在所不惜,义死的思想塑造了中国人在民族、国家危亡之秋勇于担当历史责任,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脊梁。  相似文献   
9.
非营利组织税收监管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税收监管是非营利组织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行政监管的性质。面对实践中存在的重登记、轻监管及程序错位、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要发挥非营利组织税收监管的作用,必须明确其地位,建立专业性监管制度,要坚持连续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其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思维实践过程中 ,其逻辑思维遵循这样一种辩证过程 :归纳—演绎—归纳。同时 ,其逻辑思维始终贯穿着实践性、系统性、多样性的方法论特色。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实践中的真正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